全球疫情观察③ | 疫情下全球电影产业的“换道超车”
今日看点
疫情的突然爆发,一些行业面临着“毁灭性”挑战,近年来被戏称为“神仙打架”的电影产业也不例外地被卷入到这场有关“生死存亡”的大考之中。本文为“全球疫情观察”的第三篇,本周将聚焦于全球电影市场的现状,试图结合现状提出发展思考,即电影产业如何在严峻的局势下真正地实现触底反弹并能灵活应对危机。
一、本周全球疫情速报
随着湖北的疫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好消息不断传出,湖北居民十里长街欢送从全国各地前来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各地用最高礼遇迎接此次疫情“最美逆行人”回家,但需要警醒的是面对转好的局面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目前,我国新增报告病例中境外输入病例占绝大多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是在全球疫情大流行下疫情防控的重要策略。从全球来看,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截至3月24日12时,除中国外,19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294736例,“钻石公主号”邮轮712例,累计死亡13012例,其中意大利、美国、西班牙为确诊病例最多的三个国家。
本周,中国医疗队分批出征多个国家支援当地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也看到更多的国家行动起来共同抗击疫情,相信各国人民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很快将战胜唯一的敌人——新冠肺炎。
二、疫情下全球电影市场众生相
受疫情影响,2020年开年第一季度中国首先关闭了电影院等娱乐活动场所,但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全国各地的影院陆续恢复营业,影视拍摄重新复工。此时处于防疫时期的全球电影市场却并不乐观。电影票房收益减少,影视拍摄、后期制作等产业链各环节受到冲击。据《好莱坞报道者》预测,疫情对全球电影业带来至少50亿美元(近35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北美地区:疫情前期的全球第一大票仓收入不断创历史新低、影片撤档、剧组停拍。后随着受疫情发展影响扩大,各大院线逐渐宣布停止营业,放映端与制作端都受到影响。
放映端的已上映的电影《1/2的魔法》《猎捕》《喋血战士》等作品票房收益不佳。《花木兰》《速度与激情9》《黑寡妇》等电影作品宣布撤档,所有影视作品的前期发布和宣传投入无法回收。3月17日,美国第一大院线AMC对外宣布开始暂时关闭旗下所有影院,其他院线Regal、Cineplex等也陆续关门暂停营业。不仅电影行业放映端无力支撑预期收益,制作端也处于无法自保。全球著名地生产基地好莱坞的多部项目宣布暂停,第一季度的试拍电影基本开机无望,已开拍的电影如:《蝙蝠侠》《猎鹰与冬兵》《侏罗纪世界3》《碟中谍》等宣布停拍,电影拍摄的成本压力陡增,相关从业人员处于暂时失业状态。
亚洲地区:电影行业受到疫情影响较早,但情况复杂,多国采取应对措施不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票仓,虽痛失春节、情人节档票房收入,但进入三月中旬,各前已经从影院暂停营业到有秩序、有计划地开始复工,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出台对影视行业扶持政策支持电影行业开工、复工。除中国以外地区形势电影行业状况复杂。韩国电影票房收益在2月份连创历史新低,刚获第92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寄生虫》黑白版在韩国推迟上映。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生产基地、影视制作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已宣布暂停所有的影视制作工作,这对于全球影视公司以及影视后期从业人员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欧洲地区:受疫情不断蔓延的影响,各国依据本国国情采取相关措施,影院等娱乐场所基本暂停营业,票房收益无法保证。目前意大利已经关闭超850家电影,票房收益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远超30%。而德国第70届柏林电影节虽并未延期,受特殊时期各国交流限制,电影节交易期间中国与各国的买方与卖方都大幅减少。此外,从未延期的法国戛纳电影节在法国暂停娱乐相关活动以及禁止大型集会的要求之下,历史上第一次延期举办。
三、疫情之下,电影产业的全面“盘整”
近些年来,关于电影产业制播、盈利模式等改革的争论不断地出现。此次疫情黑天鹅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的突然爆发,随之而来的影院全部关闭、拍摄停止、影片下线使得传统的电影行业接近于停摆状态。在此情境下行业内外都在另谋出路,尝试“换道超车”。此时,更应借此机会反思电影行业存在的问题,对电影行业进行全面的“盘整”,以应对未知且多变的未来。
1
线上线下结合,让电影两条腿走路
Comscore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票房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425亿美元,但随着全球总计32国部分电影院暂停营业,依靠院线赚取票房的全球电影行业造成的冲击难以估计。有人说,疫情总会过去,对院线的影响也是暂时的。我们应该看到,尽管票房的逐年上涨,但由于线上观影的便捷性、影院数和荧幕数的不断增加造成产能过剩和激烈的竞争。从微观来看每场电影的观影人数在逐渐下降。在此情境下,电影单单依靠院线发行模式应有所改变。
从此次疫情发生以来,为应对影院关闭造成的影响,各国电影主体纷纷尝试线上“道路”。如中国电影市场上原本准备在春节档上线的《囧妈》试水网络放映;《肥龙过江》在视频平台展开线上点播;迪士尼提前3个月在Disney+平台上线《冰雪奇缘2》;NBC环球宣布对部分在院线上映的电影同步推出数字版本;院线电影《隐身人》《爱玛》《猎捕》三部影片可选点播观看等等。疫情给电影产业造成打击的同时,也给全球电影行业带来学会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机会。
2
完善电影体系,构建灵活机制
电影行业一直被看做是高经济效益且能够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重要产业,因此许多国家政府对电影行业的监管十分严格。比如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国家,电影审查达到极为严苛的程度,如果电影导演、制品人尺度把握不佳,便很有可能被扣上腐蚀国民思想的帽子,甚至被判刑。但为应对突然发生的重大危机事件的举措少之又少。像疫情之类的重大事件发生后,关于电影产业的体制改革的呼吁已不是个例。
在英国退出欧盟后,由于英国政府及电影相关机构没有及时拿出应对机制,英国本土的制作面临重重危机,便有业内人士呼吁在“脱欧”之后,英国的一切都需要发生改变,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对电影产业进行重新整合。针对此次疫情对电影行业的巨大影响,各国政府短期内只能通过财政进行补贴,但长期来看电影行业的恢复与振兴需要政府与行业共同提出一套完备灵活发展机制。
3
培养新消费模式
数字文化消费早已成为日常消费,美国电影协会3月11日发布的2019年全球娱乐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娱乐市场收入为1010亿美元,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这其中包括全球票房收入的422亿美元和家庭、移动设备娱乐的588亿美元,家庭娱乐收入再创新高。线上数字化消费和线下消费相比尽管有许多不足,但数字化消费习惯已经悄然养成。美国电影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约21%的受访者表示自从今年年初以来就订阅了流媒体服务,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担忧成为订阅流媒体服务的原因,而43%的受访者说,他们有可能在流媒体上观看更多电影,亦有3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可能在家租借电影。因此电影行业需要从生产端及消费端进行全面的考虑。
从生产端来看,疫情的发生在提升数字文化消费的同时,势必将有助于更多人适应新的消费模式。电影行业在疫情过后也需要根据消费者习惯的转变,生产出一批适合居家观看、通过数字化设备也能获得良好消费体验的产品。从消费端来看,部分消费者长期养成的消费习惯在疫情发生时可以暂时遏制,但新消费习惯的真正养成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以减缓未来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对传统电影消费的影响。比如政府可以对线上消费给予补贴,储备一批优质的影视作品,鼓励多方合作发行影片,支持多渠道资金的进入等。
4
影片内容进一步优化,制作仍需不断地创新
今年全球电影市场势必将经历极为艰难的一年,在疫情过后为弥补行业的损失只有遵循内容为王的定律,创造出一大批优质影片才能更快更好地扭转目前局面。我们需要意识到,疫情的发生不仅是电影拍摄工作的停滞期,也为剧作者和电影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期。
此外,从以往经验来看,重大事件的发生可成为电影创作的新素材,这类影片有利于纾解民众的焦虑、恐慌等心理问题;也为构建良好集体记忆助力,在宣传和知识普及的基础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比如,在2003年“非典”发生后,我国就创作出《非典人生》《三十八度》《惊心动魄》《让我们记住》《没有硝烟的战争》等一大批以“非典”为题材的影片,这些影片从不同角度再现了疫情发生后人类为战胜病毒展现出的大无畏精神,真实的故事背景也获得观众的强烈共鸣,发挥防疫宣传、价值观传递的良好社会效益。
在文章最后为大家推荐三部曾经发生的疫情为题材的影片,让我们共同思考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以及探讨面对灾难时人性变化等问题,也希望通过观影能激发大家在疫情发生后关于影片创作的一些想法。
参考来源:
中国新闻网,2019年全球票房收入破纪录!高达425亿美元,【EB\OL】(2020-1-13)
银幕穿越者,美国电影协会报告:在流媒体的推动下,全球娱乐市场收入在2019年达1000亿美元,【EB\OL】,(2020-3-12)
END
责 编 | 万晨阳 隋 缘
视 频 | 巩 仪
美 编 | 李姝婧
推荐阅读